网络舆情的概念,多个学者有不同定义。王来华在《舆情研究概论》中的研究表明,舆的基本含义是“众”,《左传》中有“舆者,众也”的表述;舆情在《辞源》中指民众的意愿;当前,舆情定义主要是指主体民众对客体的社会管理者所持有的社会态度,这个态度是围绕一定的社会事件展开和表现出来的;这个定义中涉及主体、客体、事件等,舆情主体是民众,涉事社会组织是客体,事件是中介事项。

《网络舆情分析》著作中,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用互联网为载体,网民对事件的情感、态度,以及传播和影响。

曾润喜认为网络舆情是用互联网传播事件后,网民对事件的态度、行为等多种影响的集合。杨小溪等人认为,网络舆情是通过网络围绕发生的社会事件,用户结合自身经历因素不同,对事件的不同解读视角。崔鹏等人认为网络舆情是一个事件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包含对事件的意见和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综合情感。翟丽丽等人认为网络舆情是网民对事件的态度、观点等的传播、相互之间的意见交互及后续影响。Liu等人认为网络舆论可以简单理解为群体对互联网上特定事件的共同意见。Lu & Zhang认为,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在网络上的引导意见、情绪的集合,即为网络舆情。
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舆情的定义还是网络舆情的定义,核心都归结于网民的意见、情绪、影响力。
基于此,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公众对社会事件所表达出的态度、情绪以及影响力的总和,这些总和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对现实客体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如三鹿奶粉网络舆情事件产生的影响就是三鹿公司的消失和相关责任人被依法处理,而积极影响是通过事件提高了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贯彻。
